事件概述
南京的纪女士在2017年购买了一款名为“英大畅享财富年金保险”的保险产品,保单金额为30万元。根据合同,纪女士需要每年缴纳10万元的保费,持续四年,以便在缴满后每年获得一定的收益。然而,由于保险公司未能及时通知她缴费,导致她的保单在2022年被作废。
事件经过
- 按时缴费:在前三年,纪女士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提醒下,按时足额缴纳了保费。
- 缺乏通知:自2020年7月起,纪女士未再接到任何缴费提醒电话,导致她未能及时缴纳保费。
- 保单作废:直到2022年,纪女士才得知自己的保单已因漏缴一期保费而作废。
- 复效申请:纪女士多次申请复效,但均未成功,甚至被建议转险种,可能面临十几万元的损失。
保险公司回应
保险公司的理财经理解释称,之前负责纪女士的理财经理已离职,新来的经理反馈说纪女士当时在国外。然而,纪女士坚称自己从未出国,甚至没有办理护照。在记者的协调下,保险公司表示将问题上报总公司,争取恢复失效的保单。最终,在2025年4月25日,纪女士的保险合同恢复了效力。
公众反应与讨论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关注。许多网友表示,保险公司应有完善的续期通知流程,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此外,关于保险的普及教育也被提上日程,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保险条款和权益。
总结
此事件突显了保险公司在客户服务和沟通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投保后要定期关注保单状态,以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