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皇方济各于2025年4月21日去世,全球对下一任教皇的关注达到了顶峰。以下是关于下一任教皇的选举流程及潜在候选人的详细信息:
一、教皇选举流程
- 宗座出缺:
- 教皇去世后,梵蒂冈进入“宗座出缺”状态,进行为期9-10天的葬礼筹备。
- 总务枢机负责封存教皇印章并销毁象征权力的渔人权戒。
- 秘密会议(Conclave):
- 15-20天内,全球138名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将聚集在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进行选举。
- 所有选举人需签署保密协议,并被隔离以防外界干扰。
- 投票规则:
- 前三轮投票需获得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即至少92票),若未果,后续轮次可转为简单多数制。
- 每次投票后,选票会被焚烧,黑烟表示无结果,白烟则表示新教皇诞生。
二、潜在候选人
根据目前的分析,以下是几位被广泛认为是热门候选人的枢机主教:
- 彼得罗·帕罗林(Pietro Parolin):
- 现任梵蒂冈国务卿,意大利人,温和派,可能被视为方济各政策的延续者。
- 路易斯·塔格莱(Luis Antonio Tagle):
- 菲律宾枢机主教,主张社会正义和包容性,可能成为首位来自亚洲的教皇。
- 彼得·埃尔多(Péter Erdő):
- 匈牙利枢机主教,保守派,曾在2013年被认为是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可能成为妥协人选。
- 弗里多林·安邦戈(Fridolin Ambongo):
- 刚果民主共和国枢机主教,关注贫困问题,代表非洲教会的声音。
- 马泰奥·玛丽亚·祖皮(Matteo Maria Zuppi):
- 意大利枢机主教,方济各的亲密盟友,可能成为调和者。
- 雷蒙德·伯克(Raymond Burke):
- 美国枢机主教,极端保守派,曾公开批评方济各的改革,虽然不太可能当选,但在保守派中有影响力。
三、选举的挑战与前景
- 新教皇将面临教会内部的分裂、世俗化的挑战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
- 教会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应对LGBTQ+、神职人员虐待等问题的紧张局势。
总之,下一任教皇的选举将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变数的过程,全球天主教徒和观察人士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