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logo

绵阳一村民在外务工家中老宅被拆,镇政府回应:系施工方误拆

四川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发生了一起村民老宅被拆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情况及分析:

事件概述

2025年4月30日下午,信义镇家和村9社村民杨清虎通过远程监控发现,自家老宅被施工队用挖掘机推倒。杨清虎和妻子当时在上海务工,未收到任何拆迁通知。杨清虎随即报警并连夜赶回老家,但房屋已被夷为平地,废墟未清理,赔偿问题也未解决。

镇政府回应

信义镇政府称,此次拆除行为系施工方“误拆”。具体解释为:4月30日上午,家合村村委会通过三资平台支付了部分补偿款,施工方误以为杨清虎已获得补偿,遂在下午进行了拆除。镇政府还称,杨清虎的老宅属于“一户多宅”中的危房(土房),且未达到居住条件,因此不纳入补偿范围。 然而,杨清虎对此说法表示强烈反对。他出示了1998年8月3日绵阳市游仙区城建委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土局《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证明老宅是合法财产。此外,他与儿子早在2000年就已分户,不存在“一户多宅”问题。杨清虎质疑:“如果是自然倒塌,用得着兴师动众开挖掘机来拆吗?”

法律与程序问题

根据《民法典》和《土地管理法》,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房屋时,必须遵循“先补偿、后搬迁”原则,且补偿需足额到位、保障被征收人居住权益。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指出,杨清虎的房屋在未获补偿、未搬迁的情况下被推倒,组织强拆的单位直接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应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信义镇政府在回应中提到“农户要价20万元,但拿不出证据”,这一说法被杨清虎否认。他强调,镇政府从未与他进行过实质性补偿谈判,所谓的“20万要价”纯属捏造。

事件背景与矛盾点

  1. “误拆”说法难以服众 镇政府称施工方“误以为已补偿”,但杨清虎明确表示未收到任何补偿款或通知。整个家和村9社只有杨清虎一家房屋被拆,这种“误拆”说法令人质疑。
  2. “一户多宅”与“危房”争议 镇政府称杨清虎的老宅属于“一户多宅”中的危房,但杨清虎出示的合法证件表明其老宅是合法财产。游仙区政府2024年2月印发的文件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因继承或受遗赠形成的“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