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一共十三篇,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对古代重要的文献典籍进行了介绍,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
。
主要特点
- 风格特点
- 《经典常谈》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语言简练明晓,风格自然流畅,体现了朱自清先生独特的散文优美风格
。
- 该书注重引起读者兴趣,常常三言两语就把复杂缠绕的问题说得非常明白晓畅
。
- 内容特点
- 全书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做到点线结合
。
- 书中不仅介绍了文化典籍,还塑造出了文化发展过程鲜明的人物个性,让读者感受到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群体的风骨,一代文人的离经叛道
。
- 教育意义
- 朱自清先生写作《经典常谈》的本意是为了给中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经典作品的导读,希望中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是新开始新生命
。
- 该书被认为是打开中学生阅读浩瀚如烟的中国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有助于经典的普及和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
。
- 文化价值
- 《经典常谈》不仅是一部学术性的普及读物,也是一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著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部很好的文化启蒙读物
。
- 该书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当前经济文化现状的改进也有积极意义
。
- 时代背景
- 《经典常谈》成书于战乱、中国文化教育极不普及的年代,当时朱自清先生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经典知识,让广大的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人受到适当的经典的训练
。
总结
《经典常谈》不仅是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文化启蒙读物。它对于了解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