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哪个儿子继位是谁?
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继位,成为了唐朝的皇帝,即唐高宗
。
李世民是如何培养李承乾的?
- 确立李承乾为太子:李世民在众多儿子中首先确立了时年八岁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
- 精选教育团队:为了培养李承乾成为德才兼备的后继之君,李世民为李承乾选定了多位德高望重、学识丰富的老师,如李纲、魏徵等,并让魏徵编辑《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供李承乾学习
。
- 早立监国:李世民在贞观四年让年仅12岁的李承乾开始视事听政,并让李纲、房玄龄等人陪侍他,以培养其执政能力
。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 李承乾和李泰的矛盾:李承乾作为太子,感受到了来自李泰的威胁。李泰才华横溢,且得到李世民的宠爱,这使得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
- 李承乾的政变:李承乾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发动了政变,但失败了。政变失败后,李承乾被免死流放
。
- 李泰的野心:李泰也有夺嫡的野心,他向李世民表示如果成为太子会把自己的皇位让给弟弟李治,并要杀死自己的儿子。但李世民看穿了他的野心,最终李泰也没有成为太子
。
李治是如何成为唐朝皇帝的?
- 李承乾被废:李承乾因政变失败被废,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促成下,再立第三个嫡子李治为太子
。
- 精心培养李治:为了吸取李承乾的教训,李世民对李治的教育更加重视,并亲自参与到李治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
。
- 成立“太子速成班”:李世民为李治成立了一个由元老重臣组成的东宫僚属班子,以培养李治的政治才能
。
- 李世民的《帝范》: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二年撰写《帝范》十二篇,留给李治学习效法
。
李世民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李治能够顺利继位,并继承和发展他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