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8点乌克兰和平计划试图通过国际合作解决乌克兰冲突。该计划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部分地区撤军、保持中立,并在宪法中明确承诺不加入北约(NATO)。同时,计划限制乌克兰军队规模不超过60万人,这一要求引发乌克兰对国防能力的严重担忧。
作为补偿,计划提出"北约式安全保障"机制,即美国和欧洲盟国将把对乌克兰的攻击视同对跨大西洋共同体的攻击。在经济层面,计划建议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并设立全球经济合作框架,协助俄罗斯重返国际市场。
欧洲主要国家对该计划持审慎态度。德国和法国对承认放弃乌克兰控制区域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影响欧洲整体战略平衡。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强调,和平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确保欧洲安全。
俄罗斯对计划表现出积极态度,特别是对限制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条款表示认可。莫斯科认为这符合其长期以来的战略诉求,有助于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则多次强调不会放弃领土完整。乌克兰国内普遍反对该计划,认为这将损害国家主权。美国国内也出现分歧,共和党内部支持程度不一,而民主党则批评计划过度偏向俄罗斯立场。
该和平计划的实施面临多重挑战。首要问题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特别是在领土主权和安全保障方面。计划能否成功取决于各方的谈判意愿和妥协精神。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等国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他们担心类似模式可能影响东亚地区的领土争端解决。国际媒体普遍认为,无论成功与否,该计划都将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存在争议,但这一计划为缓解国际紧张关系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经济合作框架,美俄有望在经济领域达成共识,为乌克兰重建提供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能带来经济互惠,还可能成为缓和政治关系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