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受到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以及天气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尽管近年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偶有发生。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污染越严重。
有时即便天空看似清朗,也可能隐藏着PM2.5和PM10等对健康有害的细微颗粒物。这些肉眼难见的颗粒物可随空气进入人体,影响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健康。
上海的空气质量受到交通拥堵、工业排放和建筑工地扬尘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天气条件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风速、降雨、温度等气象因素都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积累。在静稳天气下,污染物易在城市上空积聚;而大风天气则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近十年来,上海在空气质量治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2006年开始试点PM2.5监测,到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空气质量。特别是2013年12月出现严重污染天气后,城市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治理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
为应对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建议市民:
上海正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预测和管理空气质量。通过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上海的空气质量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民创造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