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伊朗采取了鲜明的强硬路线和极限施压策略。2018年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JCPOA),标志着美伊关系急剧恶化。这一政策旨在最大限度削弱伊朗的核能力,并遏制其地区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重启了全面经济制裁,涉及石油、天然气、金融和航运等多个领域。同时加强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地区盟友的合作,形成对伊朗的多边压制。2017年,特朗普公开将伊朗定性为"流氓国家",强调其对地区安全的破坏性影响。
特朗普的对伊政策在国际社会引发不同反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赞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历史性的一步"。但欧洲盟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强调维护现有国际协议的重要性。
俄罗斯和中国明确反对美国立场,承诺继续与伊朗合作。联合国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非制裁手段。这些反应凸显出国际社会在伊朗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制裁导致伊朗石油出口大幅下降,国际企业纷纷撤出伊朗市场。伊朗国内经济遭受重创,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同时,全球能源市场出现波动,石油价格上升引发市场担忧。
在地缘政治层面,这一政策重塑了中东地区格局。一方面加强了美国与以色列、沙特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也推动伊朗加强与俄罗斯、中国的战略合作。土耳其等国则开始重新评估其地区角色,寻求更加平衡的外交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