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护理需求增长,"网约护士"作为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患者通过手机预约即可享受专业护士上门服务,为解决居家护理难题提供了新途径。这种"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虽然便利了患者,但在政策规范、价格标准、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自2019年国家卫健委启动试点以来,网约护士服务在多个城市快速推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成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康鸿医护"平台为例,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高效匹配患者与护士需求,缓解了当地护理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网约护士服务已覆盖70多种项目,从老年护理到专科护理不等。这不仅提升了家庭护理的专业性,也为护士提供了额外的职业发展空间。
政策标准不统一、收费体系不完善是主要障碍。各地区服务定价差异大,且多数项目未纳入医保范围,增加了患者负担。护士人力资源紧缺也制约发展,尤其在大城市,医院工作繁重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
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护士独自上门服务面临不确定因素,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同时,服务宣传不足导致许多潜在用户未能及时了解和使用这一便利服务。
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网约护士服务:
网约护士服务将向更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体系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普惠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