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突尼斯举行的世界信息社会峰会(WSIS)上,全球代表们就互联网治理模式做出了关键抉择。他们面临两种选择:由各国主导的多边模式,以及由公民社会、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式。最终,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式获得采纳,塑造了当今的互联网格局。
当前正在进行的WSIS+20审查将在12月最终形成联合国决议。与20年前相比,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影响日益凸显。以俄罗斯、中国为代表的国家主张转向多边模式,理由是应对网络犯罪和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家管控。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首席执行官库尔特·林德奎斯特在里斯本网络峰会(Web Summit)上表示,过去20年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平台在价值创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ICANN负责协调全球唯一数字标识符系统和域名系统,确保互联网的全球互通性。
如果WSIS+20审查改变现有治理原则,互联网可能逐渐走向分裂。为应对这一趋势,ICANN正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包括支持非拉丁文字域名和电子邮件地址。新通用顶级域名计划已吸引78份申请,较2012年的3份有显著增长。
目前,WSIS+20谈判进入最后阶段,"修订版1"文件已发布。虽然后续谈判将在闭门进行,但联合主持人承诺在联合国程序框架内保持透明,将适时公布草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