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logo

AI深度伪造威胁日增 真假难辨引发全球担忧

AI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视频技术不断进步,正在创造出令人信服的深度伪造内容。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生成自然眨眼、呼吸的人脸,仅需几秒钟的声音样本就能克隆语音,甚至可以在视频通话中实时呈现。

最近,我在接受一家国际出版物采访时谈到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当被问及什么最令我担忧时,我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如欺诈和盗窃等,但深度伪造技术最令人忧虑。

深度伪造的具体危害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越来越难以分辨内容的真实性,特别是当这些内容展示熟悉或可信的面孔时。上周,我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视频:一位已故两年的朋友"宣布"自己中了彩票。经调查发现,这是诈骗者制作的深度伪造视频,意图诱导用户访问虚假网站。

类似的案例还包括多位名人的虚假代言,如艾尔·罗克(Al Roker)代言降压药、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马丁·辛(Martin Sheen)和马克·库班(Mark Cuban)等的深度伪造视频。

经济损失与安全威胁

据网络安全公司(Cybersecurity Ventures)统计,今年底全球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将达到10.5万亿美元,影响包括企业倒闭、运营瘫痪、监管罚款、供应链中断和声誉损害。如果将网络犯罪视为一个经济体,其规模将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到2031年,每月损失将达到一万亿美元。

防范建议

PCMag(个人电脑杂志)发布了一份详细指南,介绍如何识别AI深度伪造,包括检查视频水印、唇形同步和音频问题等方面。在数字时代,每次浏览社交媒体时都需要保持警惕,仔细辨别所接触的内容真伪。虽然完全阻止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几乎不可能,但提高个人识别能力和警惕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