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南联合湖区的亚马逊总部。在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警告人工智能将缩减公司员工规模几个月后,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计划裁减约14,000个企业岗位。摄影:David Ryder/Bloomberg
人工智能在气候问题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作为解决方案,工业人工智能正成为解决气候危机的重要工具,可以优化能源电网、精简工厂运营、监测森林砍伐并加速碳移除。然而作为问题,它也正成为电力和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来源。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警告,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翻倍,耗电量将与中等规模国家相当。根据2025年英国政府发布的《人工智能的用水需求》(AI's Thirst for Water)报告,全球数据中心用水量预计将从11亿立方米激增至2027年的66亿立方米。
工业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语义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在工厂、能源电网、交通枢纽和水系统中创造显著价值。预测性维护准确率已达90%,实时分析可将决策延迟减少60%。该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40倍以上。
工业人工智能并非取代人类,而是通过增强人类能力来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新入职员工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弥补人才短缺带来的挑战。
工业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在于扩大能源消耗,而是要提升智能化水平,服务于产业韧性建设。只有帮助产业实现脱碳、资源闭环利用,并保持在地球承载范围内,工业人工智能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