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一名14世纪少年遗骸的牙齿斑块中发现了腺鼠疫病原体,这是爱丁堡首次发现黑死病的科学证据。这具遗骸最初于1981年在圣贾尔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地基中被发掘出土,近期通过古DNA测序、同位素分析和放射性碳测年等先进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爱丁堡市议会考古学馆长劳森表示,这是一项重要发现。这名年轻男性被妥善安葬,而不是像当时大多数瘟疫受害者那样被埋在万人坑中。这具遗骸的年代在1300年至1370年之间,正好与黑死病流行时期重合。
https://se-hk-image.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e/image/32a7f733de72a532e2672f9184b80b7d.jpg
劳森委托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专家进行DNA测试。这种疾病在骨骼上并不会留下痕迹,只能通过现代DNA测试才能识别。该遗骸是1981年为在皇家大道上的大教堂内修建台阶而挖掘出的115具遗骸之一。
https://se-hk-image.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e/image/95c4da11808d0291f7000a45297f0488.jpg
黑死病大流行主要由腺鼠疫引起,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淋巴结肿大,形成"腺体"。"黑死病"名称源于某些病例中皮肤病变和组织坏死导致皮肤发黑。这场大流行于1347年至1353年间席卷欧洲,估计导致欧洲约5000万人死亡。
研究团队在大教堂地基中发现了五层遗骸,每层跨度约100年。通过开创性技术,研究人员对多具遗骸进行了面部复原。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级讲师麦克伦南博士领导了这项工作。
https://se-hk-image.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e/image/2d3647df55ca49b14424f25855c1075a.jpg
研究还显示,这些12世纪至1560年间被埋葬的人大多来自洛锡安地区,只有少数来自苏格兰高地。这些发现为了解中世纪爱丁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https://se-hk-image.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e/image/5b6d976c47121830a4f9311eca4d2fc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