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logo

研究揭示:宗教信仰影响身心健康的两大机制

研究背景与方法

2025年4月的一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宗教取向与睡眠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为期两周的睡眠日记,收集了200多名成年人(包括有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者)的数据,重点关注了焦虑和抑郁这两个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指标。

宗教信仰与焦虑的关系

研究发现,宗教信仰者表现出明显低于非信仰者的焦虑水平。这种焦虑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睡眠质量和效率。研究表明,宗教信仰通过提供情感锚定作用,有助于缓解可能干扰睡眠的心理活动和内在不安。当心灵平静时,身体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

宗教取向的影响

研究者将宗教取向分为三类: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宗教取向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将宗教视为生活目的的人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和更好的睡眠质量。相反,将宗教视为持续探索过程的人则可能经历更高的焦虑水平,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信仰的积极作用

信仰能在生活的不确定性中提供内心支撑。当建立在真诚信任的基础上时,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缓解恐惧。恐惧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消极预期,而信仰则能提供积极的可能性视角。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信仰不应成为逃避现实的工具。真正有益的信仰应该帮助人们以坚韧和温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