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logo

北京日均新增740家中小企业 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北京中小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下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数据显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助企纾困18条"等扶持措施,北京市日均新设中小企业达740家,有力推动了企业在科技创新、财政支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发展。专精特新企业(Specialized and New Enterprise)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首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

政策支持与资金扶助

北京市政府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推出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和创新奖励等多样化支持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每年安排数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在创新项目支持方面,"创客北京"创新创业大赛为企业提供重要平台。获奖企业不仅获得荣誉认可,还能获得专项资金支持,有效缓解创新资金压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北京市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和资金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财政局协同配合,确保政策精准落实,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提高扶持政策实施效果。

财税支持政策和减负措施

北京实施精准的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以北京嘉信电商公司为例,通过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获得税务减免,有效缓解了现金流压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对科技型企业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北京绿能科技公司在电动车电机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有效降低创新成本。

各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创业初期企业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延庆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税费调节政策,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发展机遇。

专精特新企业与科技创新

北京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细分领域技术创新。海淀区绿能智慧科技公司专注电动汽车智能控制系统研发,获得研发人员培训津贴和创新资金支持,实现技术突破。

政府支持企业开放使用高校科研设备和专利技术,推动产学研合作。多家企业通过参与高校联合研发项目,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部分企业已获得国际专利授权。

人才引进与培养

北京实施系统化人才支持计划,助力企业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朝阳区紫光智能公司通过政府支持引进高级软件工程师,带动团队技术能力提升。政府提供落户支持,帮助人才及家庭快速融入北京。

北京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北方理工大学与北京中小企业协会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政府设立专项培训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

金融支持与服务平台建设

北京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企业可通过平台了解各类金融产品,选择适合的融资方案。政府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合理融资方案和风险管理策略。通过政策性担保、贴息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