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欧盟的战略自主政策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焦点。近来,德国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尤其是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促使新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积极探索如何在欧盟框架内增强德国的领导地位。默茨政府主张通过加大国防投资、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并在对华政策上采取务实合作与"去风险"并行的双轨策略,从而实现欧洲的战略自主。
欧洲各国在实现防务自主过程中面临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欧洲安全依赖于美国主导的北约(NATO)。这种依赖带来安全保障,但也令欧盟在安全事务上缺乏自主性。法国主张建立独立的欧洲军事力量,而德国则倾向于在北约框架内加强防务能力。
德国基民盟(CDU)在默茨领导下,积极通过"欧洲化"路径推进战略自主。社民党(SPD)和绿党(Grüne)则在气候政策和社会福利领域结合战略自主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默茨政府积极修复法德关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密切磋商,成立"法德国防与安全委员会"。
德国采取"去风险"策略调整对华关系,在保持合作的同时寻求平衡。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强调中国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同时致力于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八位德国企业高管公开表达对过度竞争政策的担忧,呼吁在保护本土利益与参与全球化间寻找平衡点。
欧盟成员国对战略自主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东欧国家如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此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依赖北约。意大利和西班牙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在防务自主投资方面顾虑重重。这些分歧反映了欧盟内部在安全战略上的复杂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