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logo

南海首现沉睡鲨群 有序分食死牛

首次研究发现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中国海南岛附近的南海海域首次拍摄到太平洋沉睡鲨(Pacific sleeper shark)。研究团队将一具牛尸放置在约5340英尺(约1628.5米)深的海底,并架设摄像机进行监测,记录到8条沉睡鲨鱼从深海中出现的画面。

独特觅食行为

研究人员观察到这些深海巨型鲨鱼展现出独特的觅食秩序。视频显示,后来的鲨鱼被允许在已经在尸体旁的鲨鱼之前进食。体长超过8.8英尺(约2.68米)的大型鲨鱼会直接觅食,而体型较小的鲨鱼则表现得更为谨慎,会先在尸体周围游弋后再进食。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鲨鱼表现出这种有序的进食行为的原因。科学家此前在鲨鱼进食漂浮的鲸鱼尸体时也观察到类似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现象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体型更大的鲨鱼发生冲突。

物种特征研究

这种可以长到22英尺(约6.71米)的巨型深海鲨鱼是一种既能捕食又能食腐的生物,主要栖息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深度,偏好大陆坡和大陆架区域。虽然太平洋沉睡鲨通常出现在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寒冷水域,但此次发现表明该物种的活动范围可能比此前认知的要更加南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