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在实验用猴群中被发现,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该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大、最复杂的病毒之一,基因组长度接近197kb。病毒主要分为两个进化分支:致病性较强的中非分支(分支I)和相对温和的西非分支(分支II)。2022年全球多地疫情由分支IIb下的Ib亚分支引发。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疹、体液,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风险显著增加。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和特征性皮疹,皮疹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四肢。病程通常持续2-4周,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
各国已加强入境检疫和健康监测,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中国已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包括:
国际旅行者需要:
免疫力低下等高危人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