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始终以"美国优先"为基本原则,这一点在其对伊朗核协议的立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将奥巴马政府达成的伊核协议视为损害美国利益的举措,坚决要求重新谈判,以限制伊朗的核活动、弹道导弹发展及地区影响力。这种做法不仅使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变得复杂,也加剧了对地区局势的担忧。
美国历届总统都奉行以本国利益为重的外交路线,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约瑟夫·奈(Joseph Nye)等学者指出,这种行为模式在二战后的美国总统中普遍存在。特朗普的做法虽然备受争议,但实质上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延续。
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伊核协议是"史上最糟糕的协议之一",并于2018年宣布退出。其政府认为,该协议无法有效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危及美国及盟友的安全。伊朗则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声称其核计划用于能源和医学等和平目的。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在中东地区引发不同反响。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表示支持,认为这有助于遏制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但欧洲国家和部分中东国家担心,这一决定可能导致伊朗加速核计划,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特朗普政府先后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这些决定反映了其实用主义外交理念,即以美国利益为唯一衡量标准。
美国国内政治动态深刻影响着外交决策。共和党倾向于单边主义和强硬路线,而民主党更重视多边合作。这种党派分歧导致美国外交政策在政党轮替时出现显著波动,影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