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平台Cluely(克鲁利)并非传统的产品驱动型创业公司,而是致力于重新定义AI辅助工具的认知边界。在一起广受关注的兼职争议事件中,该公司通过发布营销视频,展示了其产品在面试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Cluely创始人兼CEO李春进(Chungin Roy Lee)在接受AIM采访时表示,公司采用了独特的营销分发策略。他认为当代人的注意力分配方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现在的营销、增长和分发方式与10年前完全不同。要吸引百万观众,不是靠购买超级碗广告,而是要借助当下算法趋势下的网红力量。"
李春进指出,传统媒体渠道已失去效力:"人们不再关注电视、YouTube或播客,而是沉迷于Instagram、TikTok和Twitter(X)等社交平台。要获取用户注意力,必须依靠深谙这些平台算法规则的网红。"
这家公司源于一个充满争议的校园项目。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李春进与合伙人尼尔·香穆甘(Neel Shanmugam)开发了Interview Coder工具,为工程师提供实时AI面试答案。一则相关帖子在社交平台viral后,李春进被学校停学,但这次争议反而促使他们将这个副业项目转型为全职创业。
目前,Cluely已完成两轮融资:获得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 53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以及由Andreessen Horowitz(a16z)领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
李春进坦言,Cluely被贴上"作弊工具"标签是其品牌战略的一部分。"当人们看到有人在面试、销售或会议中使用AI辅助,必然会认为这是一种作弊。但我们选择直面这个标签,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历史性的改变。"
在技术层面,Cluely的核心优势在于"上下文拼接"能力,即整合屏幕信息、音频和提示,使AI模型能够准确理解场景。虽然底层使用ChatGPT模型,但其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对模型的场景化应用。
Cluely采用双轨制收费模式: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月费20美元或年费100美元的服务,同时主要收入来自企业级合同。公司预计首年将实现1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业务扩展至中东和印度等地区。
对于创业者,李春进给出建议:"要勇于承担风险,因为风险带来的收益往往超出预期,而潜在损失则可能被过度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