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小微企业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但前方的道路既充满希望又面临挑战。政府最近发布的《提升印度中小微企业竞争力》报告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对这些企业来说潜力巨大,但其采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据班加罗尔商会与工业协会(BCIC)制造业专家委员会主席G Prakash表示,印度超过90%的工业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贡献了印度近30%的GDP,创造了1.1亿个就业岗位,占印度出口的48%。
许多企业仍不熟悉印度不断演变的数据保护法律,在将人工智能整合到运营中时面临合规方面的不确定性。政府报告建议通过开展意识提升活动和简化数据保护指南,以鼓励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使用。
合格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短缺是一大挑战。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缺乏内部专业知识来评估、选择和实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使得连接企业与学术机构、顾问和科技公司的协作平台变得尤为重要。
成本问题是另一大挑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工具方面。计算基础设施和培训成本对较小的企业来说仍然过高。政府报告提倡通过补助金、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等方式提供财政援助,同时推广基于云的按需付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销售力(Salesforce)印度销售副总裁Rahul Sharma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企业自动化会议跟进、状态更新和提醒等日常任务。这让团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客户服务和市场拓展等战略重点上。
Red Hat高级总监Mangesh Surve指出,中小微企业在采用人工智能时更倾向于运营支出(OPEX)模式。他们通常选择在云平台上托管开源软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提供灵活性,还能避免供应商锁定。
政府政策正在着手解决意识、技能和可负担性等问题。技术提供商致力于使人工智能对非技术用户更易使用和实用。开源基础设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所需的灵活性和完整性,无需受限于昂贵的专有系统。
正如Sharma所说:"人工智能不再是未来的技术——它已经来到了当下,并且越来越容易被印度的中小微企业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