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摄影机...关税?" - 这个问题本周在电影业界引发广泛讨论,源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突然干预。
特朗普在上周日通过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宣布,计划对在海外拍摄的电影征收100%关税,试图阻止好莱坞"走向快速衰亡"。白宫随后澄清表示"尚未做出最终决定",正在"探索所有可能的选项"以振兴美国电影产业。
2014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在白金汉郡的松林制片厂(Pinewood Studios)完成拍摄,开启了好莱坞与英国更紧密的合作。
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数据显示,去年英国电影制作支出的65%来自五大美国电影制片厂和Netflix、Apple、Amazon三大流媒体巨头,总额达13.7亿英镑(1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50%。相比之下,洛杉矶的电影和电视制作在过去十年下降了近40%。
英国吸引好莱坞制作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优势。这得益于优惠的税收政策,如电影税收减免(Film Tax Relief)提供25%的退税,以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集中的国家电影资金支持。英国演员布莱恩·考克斯(Brian Cox)在时代电台(Times Radio)表示:"电影制作会选择成本可承受的地方。"
华纳兄弟(Warner Bros)赫特福德郡利维斯登制片厂不仅拍摄了《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还制作了《芭比》(Barbie)、《米奇17》(Mickey 17)等多部好莱坞大片。
格拉斯哥作为重要取景地,为多部好莱坞大片提供场景。《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的开场戏在格拉斯哥乔治广场取景,完美复制了费城街景。近期,格伦·鲍威尔(Glen Powell)主演的惊悚片《逃亡者》(The Running Man)也在此取景,将城市改造成反乌托邦风格的纽约。
近期在英国完成主要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包括:《侏罗纪世界:重生》(Jurassic World Rebirth)、《碟中谍:最终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等,显示了英国影视产业的持续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