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一场里氏7.7级强震重创缅甸中部,造成至少5,400人死亡。科学家们正通过卫星技术研究这场灾难的地质影响,发现地震显著改变了缅甸的地表结构。
目前,缅甸仍有超过500人失踪。由于2021年爆发的内战持续,救援和恢复工作受到严重阻碍。3月28日这场地震是该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同时影响到泰国造成约70人死亡,中国西南部和越南部分地区也有震感。
据《太空》(Space)报道,欧洲航天局(ESA)在轨道上部署了多颗持续监测地球表面的卫星,包括哨兵-1A(Sentinel-1A)卫星。该卫星在地震前一天拍摄了缅甸的雷达图像。地震后数天,哨兵-1C(Sentinel-1C)卫星重访该区域,获取新图像以评估实皆断层周围的损害程度。
长约870英里的实皆断层通常每年位移18至20毫米。通过哨兵卫星精确到毫米的探测能力,科学家们发现此次地震造成高达160厘米(约5.2英尺)的构造滑动,这一位移幅度极其罕见。
欧空局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将3月27日和4月2日的卫星数据合成干涉图。图中每个完整的颜色循环(从青色到黄色、红色、蓝色再回到青色)代表约28毫米的地面位移。
通过组合哨兵-1A和哨兵-1C的数据,科学家们创建了"相干性地图",其中较暗区域显示了地震引发的地表变化。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微波和雷达研究所的团队对数据分析结果表示振奋。欧空局哨兵-1系统经理迪尔克·格德特纳表示,这些数据将加快灾后评估速度,提高评估准确性,并有助于改进全球地震模型。
这些卫星图像虽然视觉效果惊人,但它们记录的是一场夺去众多生命的自然灾害。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理解地震机制,识别潜在风险,最终帮助减少生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