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济互动之一,历经几十年风雨仍保持稳健发展。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中美贸易额从不足2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6883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贸易逆差长期以来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焦点问题。然而,单纯关注货物贸易数据可能产生片面认识。完整的贸易关系应该包含服务贸易、本地销售等多个维度。
在全球产业链背景下,许多标注"中国制造"的产品实际集合了全球各地的资源和技术。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本地销售收入、服务贸易收益等因素都应纳入双边经贸关系的整体评估。
美方采取的单边关税政策对双边贸易造成严重干扰。这不仅影响了中国企业,也给美国本土企业带来经营压力。多个行业受到波及,企业成本上升,最终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中美经贸合作的效益体现在多个领域。以医疗器械为例,美国企业通过与中国市场合作扩大生产规模;中国消费者则享受到更丰富的进口商品选择,如iPhone(苹果手机)等高端产品。
在物流领域,联邦快递(FedEx)在中国的业务布局推动了跨国物流服务发展。这种合作让中小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红利。
中美经贸合作的积极效应已经扩展至全球范围。从上海到硅谷的商业合作推动了全球科技进步,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在环保与能源等领域,中美合作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深化服务贸易和高科技领域合作、创新贸易统计方法、设立联合投资基金等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通过持续对话和务实合作,两国可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