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实现大脑与计算机直接交互的创新设备。目前,该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帮助瘫痪患者通过脑电波控制手机与亲人交流,协助截肢者使用假肢,以及用于脑电波研究。最近,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的研究团队在此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出可以插入发囊之间的微型接口。
尽管脑机接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如何在保证信号监测效果的同时提升便携性仍是一大挑战。这种新型脑机接口采用最新的微针技术,可以无痛地将设备放置在发囊之间的皮肤下。每个传感器及其柔性电缆的尺寸都小于1毫米,实现了微创植入,无需佩戴大型头戴设备或进行侵入性手术。
佐治亚理工学院人与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People and Technology)的教授洪烨(Hong Yeo)表示:"通过微型化传感器轻微穿透皮肤并避开毛发,我们显著提高了信号质量,因为这样可以更接近信号源并减少不必要的噪音。"
测试结果显示,设备可以保持长达12小时的连接。在此期间,用户可以行走、跑步并进行日常活动。即使在活动过程中,脑机接口仍能准确判断用户的眼睛焦点,让用户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界面控制手机,实现真正的无触控操作。
这项技术不仅将推动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有望进入日常科技领域,为手机使用、计算机操作和游戏体验带来革新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