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E-Town)举办了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21台人形机器人与数千名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
获胜的机器人"天工超级"(Tiangong Ultra)由政府支持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X-Humanoid)研发,完赛时间为2小时40分钟。相比之下,该场比赛的男子组冠军仅用时1小时02分钟,普通跑者通常能在2小时内完成半程马拉松。
"天工超级"需要人类辅助完成比赛,具体是由一名人类在前方奔跑,背部携带信号装置,使机器人能够模仿其动作。其他参赛机器人多由旁边奔跑的操作员进行远程控制。
据彭博社报道,在4小时截止时间内,仅有4台机器人成功完赛,其余机器人均需3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比赛。部分机器人出现技术故障:"神农"(Shennong)在比赛中绊倒助跑员后撞毁,身高仅30英寸的"小巨人"(Little Giant)因头部过热冒烟而被迫暂停。宇树科技(Unitree)的G1机器人在起跑线就摔倒,该公司表示是因客户未使用其算法。
比赛规定参赛机器人必须具有人形外观并能双足行走。为确保安全,机器人在专用赛道比赛,采用交错出发时间以避免碰撞。比赛允许更换电池,"天工超级"在比赛中更换了三次电池。赛事还允许在接受时间处罚的情况下更换备用机器人。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江(Tang Jiang)对路透社表示:"我不想自夸,但我认为西方机器人公司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匹敌天工在运动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