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假冒身份和虚假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他们假装为消防人员,通过高价推销劣质消防用品、假借消防培训名义强制收费等手段进行诈骗,给社会造成重大困扰。为避免上当,公众需警惕这些惯用手法,及时核实信息,保护自身权益。
目前消防诈骗主要有五种手法:假冒官方人员、虚假安全检查、虚假培训、电话诈骗和伪造文件。不法分子通常身着仿制制服,自称消防员或督察,以检查为名进入商铺,通过编造消防设备问题来强制更换或推销劣质产品。
正规消防检查具有明显特征:
重点检查内容包括:
预防消防诈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刑法》规定,消防诈骗属于刑事犯罪,犯罪人将面临:
协助作案的从犯同样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某商场收到伪造的消防检查通知,通知上有仿制公章。管理人员及时与当地消防部门核实,成功避免损失。这提醒我们,面对消防检查,核实真伪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