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作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以其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开创了新纪元。面对技术封锁和资源匮乏的挑战,他带领团队以最朴实的方法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从零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防事业,为中国现代海军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父母是当地受人尊敬的医生,为他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曾徒步四天四夜追随学校撤退,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最终,他选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立志通过科技报效祖国。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面对国际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从零散资料中搜寻信息,用算盘和计算尺完成数万个数据运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坚持不懈,终于在1970年实现了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的历史性突破。
1988年初,中国核潜艇进行极限深潜试验。面对美国"长尾鲨号"(Sea Wolf)核潜艇的失败前例,黄旭华选择与艇员共同下潜,用实际行动展现对科技的信心。这次试验不仅验证了中国核潜艇的性能,更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地位。
黄旭华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晚年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并将奖励捐赠设立基金支持科研事业。他的奉献精神,已成为激励后辈科研工作者的宝贵财富。